哪有不生病的!”他劝慰了两句,将方才金仁问的安排复述了一遍:“这是金总管的意思,刘公以为如何?”
刘仁轨叹了口气:“他说的不错,我这个样子就算到了长安,也见不得天子。与其路上苦熬,不如就在洛阳把病养好了再说,面见天子的事情就只有交给你了!”
“属下明白!”王文佐应了一声,稍一犹豫道:“方才我听金总管说天子身体不是太好,所以估计朝见之处不会是在朝会上,而是在禁中!”
“关于天子的御体,我曾经有所耳闻!他在长安多年,朝中之事知晓甚多,你须得多向其请教,可以少许多麻烦!”
“是!”王文佐见刘仁轨神情疲惫,便说了几句闲话,便告退了。到了外间,他喝了两口热汤,心思却愈发重了,金仁问方才和自己说的那番话,可以说是细思恐极,难道这厮在长安有啥大阴谋在等着自己?
若是自己没记错的话,从高宗中期到武则天改朝换代,长安城里的各种惊天大案就没断过,今天还是万人之上的王公贵戚,明天就是满门抄斩,后世网上还有人说这是李治和武则天消灭关陇门阀贵族,王文佐穿越之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很多人都以为大唐皇帝想象成后来明清两代专制皇权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样子,将从唐到明五六百年的社会变迁视而不见。
比如唐代的州一级的财政权力远大于明清两代,鉴于唐末五代的教训,从宋开始除去给州官发工资养杂役厢军一点钱粮之外,剩下的税赋基本都是运往京师,而唐代的赋税大体上分为上供、留使、留州三部分,因此唐代地方财力远大于后世,而有了钱就有了兵,也就是说唐代中央对地方比后世弱小很多。还有选任官员、宗族、特务机构等等诸般事情,其结果就是唐代皇帝成了一份高风险职业,无时无刻处于阴谋之中,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
后世记载的那些诛杀、牵连不过是皇帝的自保和报复而已,而不是针对性的清洗。为了佐证以上观点,韦伯可以提出一个建议:请读者们百度一下唐代皇帝中有几位是通过正常父子继承,而非军事政变等非正常手段登基,有多少是非正常死亡,在21位唐代皇帝中占多大比例,然后再和宋、明、清这几代大一统皇朝作比较,答案肯定会让大家大开眼界的。
故人
傍晚时分,船终于到了河阳,众人上了岸,这里便是著名的河阳桥的所在,北魏、东魏时人建造了河阳三城分别在黄河以南、以北以及河中沙洲之上,其间用浮桥联接,这就是著名的河阳桥。众人上岸后,便前往驿馆,准备次日天亮后再过河前往洛阳。
驿馆位于距离河桥不远的岔路口,一行人抵达时天已几乎黑。驿吏是个肩膀宽阔的大胖子,他有些不耐烦的迎了上来:“只剩楼上的几间房,别的没了,”他一边说,唾沫从嘴角喷出来。“这几间朝向都不太好,没办法,这里是河阳桥,从洛阳去山西、河北;从河内、河北去长安的贵人几乎都要经过这里,我们差不多客满了,实在是腾不出空房间来。”
王文佐看了看四周,好像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各色各样的官袍,正如这位所说的,经过这里的贵人太多了,即便像他们这样的官府中人也照顾不上了。他正想点头,让那位驿吏准备房间,却听到有人喊道:“仁寿兄,好个意外的惊喜,能在这里遇上你!”
金仁问惊讶的转过头,向声音来处看去,表情又惊讶变成喜悦,张开双臂:“怎么是你,哎呀!当真是太巧了,你这是外放了?是做哪州刺史?”
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锦袍汉子,只见其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将马鞭丢给身后的家奴,上前把住金仁问的手臂,笑道:“哪有什么外放,我这可是冲着你来的!大伙儿说好了,谁先遇到你,便可以赢五百贯的彩头,想不到这次彩头归我了!”
“什么五百贯彩头?”金仁问有些莫名其妙:“你这泼皮莫不是喝醉了,又在说什么胡话!我可是说好了,你们这群破落户要胡来便自己去,可别把我牵扯进去!”
“嘿嘿,这可就由不得你了!”那汉子一把抓住金仁问的手臂,回头喝道:“狗奴才,皮都痒了吗?还不过来帮忙!”
话音刚落,那汉子身后便冲出十七八条青衣汉子,皆身形魁伟,围拢了过来,王文佐等人见状不妙,赶忙后退了一步,将行李车辆围在当中,拔刀出鞘,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