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 / 3)

“三郎,莫慌!”金仁问见状,赶忙喝住王文佐:“这位是我在长安时结识的好友,并无恶意,方才都是开玩笑的!”他又指着王文佐向那汉子介绍道:“这位是王文佐王三郎,官居熊津都督府兵曹参军,是天下少有的英杰!”

那汉子上下打量了下王文佐,突然目光停在了王文佐手中的佩刀上,咦了一声,抢上一步一手按住王文佐的肘弯,一手在手腕上一拍,便轻轻巧巧的将佩刀夺了过来。王文佐一时不防,又惊又怒:“你意欲何为?”

那汉子看了看刀,又双手将刀还给了王文佐:“我本是这刀的原主,后来赠给仁寿兄,他又把此刀送给了你,还望善用此刀!”

“你是此刀的原主?”王文佐吃了一惊,他看了看刀上的铭文,又看了看那汉子:“你祖上是徒河氏?”

“这倒不是!”那汉子摇了摇头:“我姓李名敬业,这柄宝刀是家祖的故友所赠!”

“敬业兄的祖父便是英国公!此刀的原主人便是李密,他祖上乃是八柱国之一,受赐姓徒河氏,此刀便是徒河氏家主所用。英国公乃是李密旧部,情谊甚笃,李密死后,英国公便搜罗了此刀以为纪念!”

“好了,好了!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也就你说的这么津津有味,当真是无趣的很!”李敬业拦住王文佐的请罪:“外头风这么大,天气又冷,咱们几个站在这里不进屋岂不是傻子?走,咱们先进去边喝酒边聊!”

驿站的饭厅很大,通风良好,一边立着一排陶缸,另一边则是火炉。店小二拿着托盘跑来跑去,客人的叫喊声震耳欲聋,似乎要将屋顶掀飞。

李敬业早已占住了一张靠近火炉的桌子,桌上放着一只温酒筒和几个大食盒,看到主人进来了,家奴赶忙将食盒中的菜肴一一摆放出来,又从温酒筒里取出酒壶给众人斟酒,待到酒过三巡,李敬业突然问道:“仁寿兄,你知道小弟为何今日在这里等候你吗?”

金仁问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用筷子轻轻的敲击了两下酒杯:“你来这里应该与英国公无关,我这点功绩倒也劳动不了他老人家!”

“不错,确实与我爷爷无关!”李敬业笑道:“不过和你的功绩大小无关,就算你把高句丽、倭国、吐蕃、南诏一股脑儿都平了,他也不会让我来的。他老人家在家有个规矩,朝廷政事战事在家中谁都一个字也不许提的,谁提他就拿谁行家法,我从小到大可没少吃这方面的苦头!”

“还有这等事?”金仁问笑道:“卫国公去世后,大唐名将第一便是令祖,他的兵法乃是国之瑰宝,为何不传授给你?”

“我哪里知道?”李敬业摇头笑道:“不过他不教我,我也能自己学会!仁寿,你方才没猜中,我还可以让你猜两次!”

“这没头没脑的便是一百次我也猜不到!你就不要绕圈子了!”

“嘿嘿!”李敬业笑了笑:“仁寿兄你知道吗?你现在在长安可是一定一的大红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找你要一个名额!”

“名额?什么名额?”

“马球队的名额!”

金仁问被这番话弄得没头没脑:“我现在刚刚从新罗回来,哪有什么马球队?你不是开玩笑吧?”

“哪个开玩笑了!”李敬业笑道:“现在是没有,可等你一到长安可就有了,我若是不在这里先截住你,哪里还轮得到我?”看到金仁问还是那副茫然的样子,李敬业心中愈发得意:“前几日天子在观德观主持射礼,太子也参加了。太子得知你即将回来的消息,就提出举行一场马球赛,由东宫六率对北门禁军,而你就是东宫一方的骑术教御。”

相术

“东宫六率对北门禁军?”金仁问吃了一惊:“天子应允了?”

“当然,而且是欣然应允!”李敬业笑道:“比赛就在上元节那天,胜利的一方天子要重赏,仁寿兄,你要加把劲呀!”

“这不是胡闹吗?”金仁问猛地一拍桌子:“北门禁军乃是天子的亲卫,出行时的扈从,太子是子,怎么可以让自家的亲卫对上北门禁军?”

“这就用不着你操心了,天子自己都不在乎,你在乎啥?”李敬业笑道:“仁寿兄,看在往日的情份上,马球队里给我一个位置吧?”

“你?”

“我怎么了?”李敬业挺起了胸脯:“仁寿兄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为难,到时候骑术方面你完全可以公平挑选,我若是不如别人,绝对不会有半句怨言!”

“你的骑术我倒是放心的!”金仁问捻了捻颔下的胡须:“只是……”“只是什么?你说呀!”李敬业催问道。

“东宫六率是太子的亲卫,与你好像没什么关系吧?”金仁问笑道:“而且以英国公平日里的处事看,多半也不会很高兴你掺和到这件事情里去!”

“若是依照他老人家的心思,我就应该每日蹲在家中书斋里闭门读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李敬业笑道。

“这有什么不好吗?”金仁问笑道:“我记得你是英国公的嫡孙吧?那他的爵位就是你继承的,而且有令祖的荫蔽,李兄你起官就至少是正五品,一州刺史。只要按部就班,凭阶直升,到了五十少说也是一部侍郎,入阁拜相也不是很难,外头的事情少些,就少些麻烦,这样不好吗?”

“仁寿兄,事情哪有你说的这么简单!”李敬业叹了口气:“家祖今年已经年近七旬了,虽然身子骨还硬朗,但这年纪随时都可能不在了,到了那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敬业兄这话可就差了,英国公这等奇功,天子又怎么会不记在心里?”金仁问笑道:“有这情分在,敬业兄就享用不尽!”

“仁寿兄!”李敬业试图挤出一丝微笑,但他的双颊依旧僵硬:“家祖的功劳都是在先帝时立下的,当今天子时可没有什么功劳,人在时还好,人若是走了,这情分二字就难说了!再说先帝的功臣子弟到了本朝仕途也都一般,我若是不用些心,只怕担不起祖宗留下的家业!”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公等或居汉位,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王文佐一边在心中默默背诵那篇脍炙人口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边用奇怪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拜骆宾王的如橼巨笔所赐,后世对古文稍有涉猎的中国人就没有几个不知道徐敬业这个名字。而王文佐一开始并没有把李敬业和徐敬业这两个名字联系起来,只是觉得有些耳熟,直到后来得知这李敬业是英国公李绩的孙子,王文佐这才想起来英国公李绩本姓徐,名世绩,因为功高而被太宗皇帝赐姓李,太宗皇帝亡故后,为了避讳,他又将姓名中的那个“世”字去掉,改名为李绩,故而他的子孙也跟着姓李了。后来李敬业起兵造反,武则天便追削李勣等人的官爵,将其掘墓砍棺,恢复本姓徐氏,于是李敬业又变成了徐敬业,看来这小子从来都不是个安分的家伙,后来造反一点也不奇怪

最新小说: 空花 (强制 1v1) 快穿之精液收集系统(nph) 听掷(赌博文学、群像、NP) 安念(骨科 1V1) 春雾 炮灰美人他总在外貌焦虑 炮灰他又崩副本了 攻略反派后成为团宠 路人甲,但逼疯主角[快穿] 给毛茸茸当老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