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帝庆帝;……
前者是满心卧槽中带着惊慌;
后者则是满心卧槽中充满了惊喜。
“哈哈!好!好啊!”
庆帝在董贵妃的宫殿哈哈大笑。
他满脸骄傲,“不愧是朕的儿子!哈哈,哪怕自己上不了战场,也能找个能征善战的好儿媳!”
得!
庆帝误会了。
他以为顾倾城的大军能够取的如此战绩,都是霍五娘的功劳。
董贵妃“每日一咳”,用帕子按了按嘴,病歪歪、怯生生的说道:“冬郎能够娶到霍氏,也都是陛下的恩典!”
“您慧眼如炬,知道霍氏是个好的。您又心疼冬郎,这才把最好的霍氏许配给了冬郎!”
一番话,情真意切。
庆帝被这么一通马屁拍得那是相当舒服。
“皎皎,果然还是你最懂朕。”
庆帝深情的看着董贵妃。
这可是他最爱的女子。
爱屋及乌,冬郎也就是他最宠爱的儿子。
过去,爱子只是一个幌子。
不过,谎话说多了,自己也就信了。
庆帝对九皇子便多了那么几分真心。
如今呢,九皇子有了出席,成了让庆帝骄傲的好大儿。
爱子什么,庆帝似乎更加认可了呢。
董贵妃身体不好,一年到头都在生病。
可她也最通情达理,从不恃宠而骄。
不像元皇后的跋扈,也不像那些低阶的宫女,不就是生了个皇子吗,一个个的都忘了自己的身份。
还有他的亲娘元太后,也一直逼他册立太子。
册立个腿儿!
一个还没有断奶的娃娃,生母还如此卑贱,庆帝怎么可能让他当继承人?
偏偏自己想要南征,北面的大后方需要安定。
庆帝已经做好的准备,要再次向元氏低头。
就在这个时候,自己的好大儿出息了,居然打败了虞朝铁骑!
ps:谢谢黑心墨莲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支持,谢谢~
虐恋情深你妹(四十四)
忍?
劳资再也不想忍了!
也,不用忍了!
庆帝一想到在边境线上奋勇杀敌的九皇子,一想到奏折上的喜人战报,整个人都无比兴奋。
“增兵!朕要再给冬郎加派些人手!”
三万大军不够,那就五万、十万!
只要他能牵制住虞朝的主力,庆帝就能趁机一鼓作气的打下丰朝。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庆帝小心翼翼的试探,已经拿下了好几个城池。
丰朝的地盘,一点点被庆朝蚕食。
现在只等一个契机,庆帝就能攻入丰朝都城。
而他的好大儿九皇子,亲手把“契机”送了上来。
辛苦筹谋了十几年的庆帝,如何肯错过?
“西戎那边,有霍家,霍家兵力充沛,九郎又是霍家的女婿,他们应该会支援。”
欢喜过后,庆帝冷静下来。
他又开始了牵制、制衡那一套。
霍家的二十万边军,始终都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这次,倒是个极好的机会。
让霍家去支援九郎,既能有充足的兵力牵制虞朝骑兵主力,还能双方消耗!
等战事结束,霍家也好,九郎也罢,都会损兵折将。
到那时——
庆帝眼底闪过一抹狠厉。
……
筹谋好了一切,庆帝开始行动。
“御驾亲征?”
庆帝在朝堂上丢出了一个大雷。
“朕要亲自率领大军进行南征。”
庆帝的态度非常坚决。
他不是在征求朝堂诸公的意见,而是在诉说自己的决定!
朝堂上,别说朝臣们不会轻易答应了,就是大皇子、二皇子也都满脸不赞同。
“陛下,您身份贵重,岂可轻易冒险?”
“是啊是啊,不过区区丰朝,儿臣愿代替君父出征!”
“……儿臣请战!”
哗啦啦跪了一地,众人或许是为了朝廷大义,或者是为了自家的利益,全都极力的劝说。
大皇子、二皇子更是主动请战。
谁都知道,庆朝与丰朝的大决战在所难免。
而丰朝朝局动荡,正是南征的最好时机。
若是能够攻下丰朝都城,拿下丰朝皇族,就是极大的战功。
与将军而言,是能够马上封侯、名垂青史;
对皇子来说,则是一笔足以让自己成为继承人的战绩!
庆帝:……呵呵,你们都能想到的事儿,朕会想不到?
你们想这想哪儿,难道朕就不想成为盛世明君?
“你们不要说了,朕决心已定!”
他就要御驾亲征!
当然,大皇子、二皇子等几个成年皇子的上蹿下跳,还是让庆帝生出了警惕。
庆帝本人就是玩弄权术的高手,早就习惯了以己度人。
所以,庆帝要出征,还要预防大皇子等几人趁机作乱。
庆帝随便找了个借口,一口气把几人都发作了。
大皇子禁足,被关在了王府里。
二皇子被派去巡查河务,被困在了河堤上。
三皇子……
反正吧,庆帝剪除了几个皇子的羽翼,让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来个宫变。
庆帝也没有把人待在身边。
开什么玩笑,万一那个逆子暗中动手,来个杀父弑君,自己带出去的兵马,岂不全都要落在那个逆子手里?
庆帝将一切可能都想到了。
就连远在西州的九皇子,庆帝也留了后手,避免他拥兵自重,趁着京城兵力空虚从西北杀回来!
“爱妃,朕实在放心不下,元氏她们,唉,不说也罢!”
庆帝又摆出了深情的模样,恋恋不舍的对董贵妃说道:“幸好你身体看着虽然病弱,却一直都没有大事。”
庆帝说这话,倒也不全是违心之语。
庆帝估计自己都纳闷儿,这都快两年了,董贵妃一直都卧病不起。
染了血帕子,攒起来估计都能堆成山,吃的药比用的饭都多。
可人家就是坚强的活着。
一年发几次病,每次都觉得她快熬不过去了,结果呢,一转眼,人家又能一边咳嗽一边用饭。
而人嘛,只要还能吃饭,就能活!
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庆帝都会有种荒唐的感觉:就董贵妃这身体,估计朕死了,她都还能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