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芮真可爱。”
“姨姨又来啦,那我和外祖母出去等。”
芮芮知道姜绾是来给娘治病的,娘的气色越来越好,她现在还会主动避开。
“人小鬼大。”长公主轻轻捏了捏芮芮的鼻尖,牵着她的手一起出去了。
屋子里只余下姜绾和端和,她趴在榻上,嘴角轻轻上扬。
“天气寒凉,辛苦绾绾你每日来府里替我针灸。”
“能看着你好起来,多跑几趟又何妨?”
姜绾动作熟练的解开她的大衣,下针如有神,端和也习惯了这样微微的刺痛。
“这几日我过来没瞧见姬家的人了,长公主打发他们了?”
姜绾一边针灸一边开口,分散了端和的注意力,端和嘲讽的笑了笑。
“她也不是只有姬礼一个儿子,母亲说她若是再执着,她的孩子们别想好过。
这么一说,老妖婆巴不得母亲不记得他们了,哪里还敢碍眼啊。”
果然啊,得攻其软肋。
“怪不得。”
姜绾恍然大悟,两人谈笑间,端和的最后一次针灸结束。
“此后你得多调养身子,我准备了一些去疤的药膏,你擦在身上。”
“你看见了?”
端和不自然的垂眸,身上许多伤疤是她最无法启齿的存在。
就连母亲,她都不敢让她看见太多,怕她受不住刺激。
“嗯,我虽然看到的不多,但知道大概由来。”
姜绾将玉瓶塞在她手心,“用完了再找我拿,别客气。”
“我哪里还会和你客气。”
端和笑容灿烂,下一秒面露苦恼,压低了声音说:
“你是不知道啊,母亲怕她以后故去我太孤单,近些日子挑了不少俊秀公子。”
“嗯?”
姜绾愣了一瞬,哑然道:“她想让你挑面首?”
“是。”
端和郡主有些头秃,“我如今可不敢相信男人,但母亲非说面首不一样。
若是不得我欢心,可以随意发卖,我开心就好。
诶,绾绾,母亲最听你的话,你帮我劝劝她。”
你希望她回宋家吗?
“这……”
姜绾有些无奈,“这事怕是不好说,长公主一心为你好。”
“可我不想要啊。”
端和拧着眉心,“我如今有芮芮,又没有男人,多好呀。
有个男人反而多些苦恼,我母亲她这辈子也就我父亲一个。”
“那是因为你父亲爱我。”
长公主抬脚走了进来,芮芮被她交给了下人,她目露怀念。
“你父亲满心满眼都是我,但凡他有其他心思,我这府里一定养满了面首你信不信?”
“母亲!”
端和无奈失笑,“我知道你和父亲感情好,我自是羡慕。
只是像父亲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女儿不愿意再赌。”
“所以我只是让你养面首,而不是让你娶郡马。”
长公主轻哼一声,拉住姜绾的手道:“绾绾,若是渊儿往后对你不好。
你也可以这样做,我替你撑腰。”
姜绾:……
长公主从前对宋九渊挺好的,这会儿显然更偏向她了。
她笑容无奈,“姑姑,男女之情于我本就是锦上添花,要是和男人的后院一样多的是争宠的,内宅太乱。”
“对对对,绾绾说的对,我真是受够了那种争宠的感觉。”
端和想到从前后院经历的一切,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又不是让你去争宠,是面首争你的宠爱。”
长公主神色认真,“你若是实在接受不了,那就娶个郡马回来吧。”
“好,以后我娶!”
端和二选一立刻选了容易接受的那个,瞥见长公主眼里的笑意,端和终于反应过来。
“母亲,你是故意如此?”
她或许压根没想到让她养面首,这是逼她答应往后成婚让男子入赘。
“我可没有。”
长公主心情不错,她终于不用担心女儿嫁出去被婆家磋磨了。
“姑姑一片拳拳之心,只为你呀。”
姜绾也反应过来,眼里不乏有羡慕,“如今京都人都知道姑姑是护犊子的。
怕是也没有人敢上赶着欺辱你和芮芮。”
“母亲。”
端和眼眸红了,痒痒的有湿意,她扑进长公主的怀中。
“有你在真好。”
“行了,少矫情。”
长公主温柔的拍着她的后背,“你只要知道,长公主府永远是你和芮芮的后盾就行。”
“嗯嗯。”
端和郡主感动的落了泪,姜绾悄悄退出,将空间留给她们母女俩。
若是原主的母亲还在的话,想必也希望她过的幸福吧。
姜绾出了长公主府,才发觉好像下雪了。
不大的雪落到地上,扑簌扑簌,姜绾微微抬手,接住一片雪花。
雪花小,很快就融入姜绾的手心。
“绾绾。”
宋九渊穿着长靴,踩着雪花来到姜绾面前,他手里还撑着一把油纸伞。
“你怎么来了?”
姜绾收起眼里的落寞,眉眼轻轻弯了弯,露出浅浅的笑容。
“想你了。”
宋九渊右手撑着伞,左手将怀中的围脖套在姜绾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