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领了命,但并未第一时间离去,而是低头道:“陛下,民间现在关于霍大人的传言甚多,需要锦衣卫处理一下吗?”
郦黎很感兴趣地问道:“什么传言?说来让朕听听。”
“百姓们说,”沈江忽然变得吞吞吐吐起来,“霍大人是被陛下,呃,始乱终弃了,所以心中生恨……还有人说,霍大人是被那黄龙教的教主诅咒了,神智混乱,从忠臣变成了奸臣,迟早会七窍流血暴毙而亡……”
前半句郦黎听得十分乐呵,但等听完后半句,他的脸瞬间就垮了下来。
“这叫什么话?”他狠狠皱眉道,“能查到这传言是从哪来的吗?”
沈江:“臣无能,市井传言流传甚广,臣有派锦衣卫打探过,但众说纷纭,实在找不到出处。”
郦黎冷脸道:“找不到出处就算了,不过替朕跟李臻说一声,限他三月内做出点成绩来,朕反邪教反迷信机构的俸禄也不是白发的。”
“是。”
沈江离开后,郦黎在原地批了一会儿奏折,但心中却始终惦记着那句话,像是有个疙瘩一样,怪不舒服的。
他安慰自己,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乌斯活得好好的,根本不需要在意。可郦黎担心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诅咒,而是那恶毒至极的“七窍流血暴毙而亡”八个字。
他放下笔,把脑袋深深埋在臂弯之间,努力控制着自己不去想上辈子最后陪伴霍琮的那段记忆。
那时候……霍琮很瘦,瘦到几乎都快不像他了。
郦黎从来没见过他那么虚弱的状态。他一直以为,霍琮会永远高大强壮,就像自己儿时第一次见到对方的印象一样——沉默、温和又可靠的兄长,他的挚友,他未曾来得及言说的爱人。
郦黎咬着下唇,突然抬起头,从座位上霍然起身。
“陛下,您要去哪儿?”
安竹一路小跑地跟在他身后。
郦黎健步如飞,头也不回道:“科学院!”
在火药研究移交给工部后, 科学院的工匠专家们,最近正忙于钻研陛下给的新课题——
如何改良随军医疗条件,提高伤兵存活概率。
郦黎给他们写了一大串清单, 让他们看看, 短时间内能不能把这些器具都做出来。
同时, 他还时常叫来太医院的人进宫随他一起学习, 准备等这批人学得差不多了, 就把他们送到霍琮那边帮忙。
“陛下, 刀和镊子臣能理解, ”又一次解剖教学课上,一位老太医看着郦黎从工具箱里翻出新玩意儿,忍不住好奇问道,“可这凿子和锤子是做什么的?活人身上怕不是不能用吧?”
“就是给活人用的,”郦黎忙着戴手套,头也不抬地说道,“条件有限, 没有磨钻和铣刀, 连线锯也没有,只能用这个凑合了。”
他“啪”地一声戴好羊肠手套, 非常自然地朝旁边伸手:“手术刀给我, 朕给你们示范一次开颅过程。”
老太医胆战心惊地双手递过去。
安竹一如既往地守在门口, 次数一多, 他的鼻子也逐渐适应了那股刺鼻气味,秋日的暖阳照在身上,感觉还有点儿昏昏欲睡。
正当他上下眼皮打架时, 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像是石匠在雕刻石料似的, 但听声音又有所区别。
安竹猛地惊醒,他抖了抖身子,好奇地看了眼身后紧闭的房门。
陛下和太医们在里面做什么呢?
一个时辰后。
大门从里面被打开,几个稍微年轻的太医扶着自己的师父,脚步虚浮地走了出来。
安竹惊讶地发现,居然还有几位呈现出脸色发青、一副要吐不吐的表情——明明这几次进去的人都还算镇定,怎么这回又跟第一次一样了?
他开始好奇了,正准备探头一探究竟,郦黎就出来了。
郦黎的手套上沾满了鲜血,还有一些类似于豆腐脑一样的不明物质,他眉头紧锁,盯着双手看了许久,才唤人进去收拾。
“陛下,老臣虽不知您这是从那本古籍上看到的邪门歪道,但此术绝不可用于活人身上!”
方才那位老太医痛心疾首道:“这不是在救人,是在杀人啊陛下!您的手有多稳,我们都再清楚不过了,就算如此,开颅当中一不小心还是出了差错,若是换做活人,怕不是会当场毙命!”
其余人也纷纷赞同:“这番操作实在太危险了,几乎与刑罚别无二致。”
“即使把人救回来了,那也是废人一个,上不了战场,还不如好生将养着,安稳离去。”
还有人苦劝道:“陛下,咱们还是继续学上次的课程吧,头颅乃是人三魂六魄所在,若是当真病入脑髓,那就是阎王爷要收人,拦不住的。”
“好了!这件事朕知道了,等之后再说吧。”
郦黎有些烦躁,他知道太医们的话不无道理,其实他并不是第一次用这么原始的工具做开颅手术。
但相比起从前几乎能达到百分百的成功率,现在他的成功率甚至不到百分之五十……不,正确来说是百分之三十七。
风险这么大的手术,他默默叹气着想,放在古代,果然还是不行吗。
可他有些不甘心。
因为郦黎总想着,多练习一些,多准备一些,将来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好派上用场,即使最终失败,也总比什么都不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