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1 / 1)

越人去汉地哪有那么简单,而且是去千里外的关中、北境。

南越王也知道这事儿需要扯皮,但总得让大汉明白他的态度。

越人,不能当汉朝的二等国民。

这是他禅让的最大要求。

作者有话说:

最近看欧洲史有个蛮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白人里的歧视链也蛮严重的。如盎格鲁-撒克逊看不起其他白人,意大利和葡萄牙、西班牙不被认为是“正统”白人,东欧人被认为是不纯的“白人”。

考虑到白人在欧美大陆的占比越来越小,估计我有生之年里能看到拉丁入白。

当然,论生育率,咱们也没好过多少,甚至更差。因为除了生育率一落千丈,还要被日韩新加坡不断吸血——因为他们也不乐观,但能靠移民补充人口。(是的,你没看错,日本和韩国也从中国补充人口。甚至在官方的记录上,移民人口的主力军都是中国。)不过看日本现在是公司求着打工人来上班,这也许是件好事。(你不想当老板有的是人想当)

“这南越王还真有意思。”

遇事不决,求助外援。所以当昌平大长公主的第二封家书与南越王的禅让条件被送至关中后,刘瑞看了两三遍才相信对方没有遛他,同时对南越王的选择感到困惑:“人可真是复杂至极。”

你说南越王伟大吧!他出卖赵家的大头利益就是为了自己这脉永享荣华;

你说南越王不伟大吧!他还记得南越黔首的死活,放着南越的族亲不顾也要给越人抹去二等国民的印记。

“退前留名,退后有盾。”刘瑞只是困惑了一秒便想通之后的底层逻辑——此事若定,那南越的中等贵族与黔首都要成了这位退位“代王”的长久人情。日后只要他家不谋反,不犯那种丧尽天良的惊世大案,无论刘瑞还是南越黔首,都会对其高高举起,轻轻放过。

“南越王的退位要求看了,君长那儿又是何说法?”无血的“和平”政变难就难在一人的利益很好满足,但是满足所有人的利益就不是件的简单的事儿,反而会让现有的矛盾愈演愈烈。

如果给南越的上层排个序列,那么是南越王的重要性>南越的君长>南越的赵氏宗室。

南越王同意禅位,君长承认南越新王的统治权,那么这事儿就算成了。

“君长们在传出消息的第二日就开了会议,总结出了同意承认南越新王的以下条件。”郑谨拿着典客府的奏疏报道:“第一,南越的各地君长要求获得关中的敕封,而且是千户以上的彻侯爵。”

“是全部还是部分?”刘瑞提出致命一问:“东瓯王的后代也不过是彻侯之爵。他们只是南越的君长,若是都得彻侯之位,那让东瓯闽中的贵族何处?难道要因越人的籍贯再次分出三六九等?”

末了,他还补充道:“南越王已同意这代保留王号,第二代按彻侯爵处。他们若与南越王的后代一致,那赵佗的其他子孙要不要封,东瓯闽中的旧贵族们要不要闹?”

“如此以来,别说是南越,就算加上长沙国的无封之地,也不够让赵佗子孙和君长满意。”

“您的意思是……”

“部落过五万之数的封彻侯,不到这个数的依次降级。”

如果说关内侯是晋升的第一道分水岭,那么彻侯与关内侯的差距等于关内侯与其它爵位的差距——因为前者有邑无国,后者则是侯国里的最高统治者,并且在刘濞之乱前有一定的自卫权与经济权,即使后面遭遇大削,也比前者强了许多。

南越的人口也三郡,部族超过五万之数的君长不到一掌之数,分化起来也比较容易。毕竟到了不缺钱的时候,精神满足就很重要。

现代的大牌就是通过区分普通人与富贵阶层,以此带给后者优于普通人的精神满足。

当然,要是到了名垂青史的那挂,物质上的优越感就不值一提,而是想从历史名人进化成能改变世纪的历史名人。

关中的九卿与各将军目前就是这种情况。

典客府在刘瑞打通丝绸之路前一直都是透明人或出气包——因为每当汉匈交战,他们就是两头受气的倒霉蛋。

直到现在攻守之势异也。

各国的使者让典客府的含金量与入职率直线上升,南越投来的禅让消息更是激得年过六十的典客差点一命呜呼——因为只要谈成南越的无血禅让,他就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乃至著书列传。

这可是史上从未有过的无血禅让,而且还是让给外姓的宗国公主。

别说是史学家,关中的小说家不为此写书都对不起这千百年都难遇一遭的历史事件。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典客府的官吏像打了十斤的浓缩鸡血,不是在为南越王的禅让事到处奔波,就是在太史府外徘徊询问对方何时动笔写书,愿不愿来他家喝酒。

典客府的官吏:来嘛来嘛!我家还蛮大的,喝完酒后可以聊聊。

一天收到十七八份邀请的史官:谢谢,不必了。

“除了敕封爵位,他们还有什么要求?”

“和南越王的要求一样,关中不能歧视越人,允许越人出任官吏。”

“……如果是一两年前,朕会拒绝这种要求。”刘瑞捏着昌平大长公主的家书,沉默后缓缓道:“朕同意打破对越人的隐形歧视,但是在汉地也有‘本地人不可本地为官’的隐形要求,并且关中每年会把各地的富商调个地方。”

最新小说: 世界魔方 穿书成恋爱脑霸总后 救赎文HE后,带球追夫 满级大厨养狐日常[美食] 我老公好像有那个大病 天缘令之天青传说 涉江采芙蓉 灵偶 离婚后,热恋中!于他在婚综秘吻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