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1 / 1)

不能够啊!

况且在三方势力外还有一股斗胆绑架赵氏子的民间势力在到处乱跳。

别忘了,昌平大长公主被刘瑞派来处理南方的烂摊子时,赵家的子孙可是被这民间的势力拿来谈判。后来因为保皇派的介入和昌平大长公主的暗中推动,这群人被收买了不少,灭了不少,但还是有火种存于番禹城内。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匪都剿完了,还拿什么申请银子。

同理,这群敢绑皇室子弟的民间狠人都灭干灭尽了,还拿什么吓唬赵氏,限制保皇的膨胀实力?

三方搏斗,偶尔意外。

苦得是谁?

还不是被“听国君还是本地长官”的难题搞得焦头烂额的南越黔首。

昌平大长公主要的就是南越内斗,黔首头疼。

当然,为免有人怀疑自己,她一直都控制内斗的波及范围,避免让内斗变成军事冲突,最后引发南越黔首的灵光一现。

于是在南越的土地上出现了让众人头疼的以上循环。

“算算日子,您来南越已经换了两任君王。”因为是昌平大长公主的女婿,所以义纵承担着替昌平大长公主安抚宗室的重任:“眼下这个怕是不能挺过两月。”

如果说赵佗之后的第一任南越王能立住的难题是一,那么第二任,第三任能立住的难度呈指数增长。

虽说用用傀儡耗尽南越本地对赵佗子孙的所有耐心,可昌平大长公主不可能把傀儡当成月抛用品,所以这群短暂当过南越王的赵佗子弟或多或少地插了人手,有的还在关键岗位上干得不错(背后也有昌平大长公主的推动)。

因此要拔掉这群先王的钉子,换上能为自己服务的有志之士就成新王的首要任务。

更麻烦是废了两任南越王的昌平大长公主不会杀掉自己的傀儡,而是将她制造的难题抛给新王,美其名:“作为大汉公主的孤若下令处死南越废王,决定会让南越的黔首感到不满,同时激化南越内部的民族问题。”

而要是把南越的废王送去长安,等同于把动摇国本的把柄送给大汉的皇帝。南越的新王是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做出这种判断。

“孤都要怜爱赵佗的子孙了。”昌平大长公主挤出两滴鳄鱼的眼泪:“小猫似地躲在宫里,这南越王当的还不如个关中勋贵。”

义纵听了也是感慨:“就是高后时的关中勋贵,也没有像这位一般日日犹如惊弓之鸟。”

“何止是惊弓之鸟啊!”昌平大长公主嘲讽女婿的匮乏想象:“孤已拦了四次针对新王的暗杀。要是没有孤的介入,南越早就举行国葬,挨个儿赶到宫里哭丧。”

目前在位的南越王属于宗室的旁系子弟,就是那种死了四房才会轮到他继位的那种。

昌平大长公主选择他的目的也很简单——第一位南越王是已故太子的次子,因为对宗室……尤其是辈分最高的五公主不敬而被赶下台,目前囚于丞相府……也就是昌平大长公主的府邸地牢,以防有人赶尽杀绝;第二位是五公主的女婿,上位也是受了岳母的操纵,结果因为贪心不足蛇吞象而遭到南越的君长反对,硬生生被逼得退位。

背景强的都出事了,事不过三的只好找个旁系子弟。

要说这莫名上位的倒霉蛋也是熟读中原历史,居然在登基的前一夜便恬不知耻地效仿刘肥,拜同辈的昌平大长公主为母,不仅对“义母”昌平言听计从,更是对南越宗室和君长的要求来者不拒。

原以为这样就能坐稳王位,但是刨除掌控全局的昌平大长公主,宗室与君长的妄求重合极高,即使是像文帝那样的端水大师也不能令众人满意。

刚开始能推脱这是业务不熟,但是当了三四月的王上,奏疏都看了百道,总不能拿老话继续搪塞众人。

那样会把等着吃饼的临时死忠一一劝退的。

“这世上的聪明人成千上万,算计来,算计去,竟都装成蠢人相处。”昌平大长公主放下笔墨,将写好的密信烤干折成便于隐藏的拇指方块:“装着装着,可不真就成了蠢人。”

义纵接过岳母写好的密信,封前不忘询问她对新王的安排:“是否要拦下黔首的不满?”

赵佗后的第一位南越王让宗室不满,第二位南越王让君长不满。而到这位讨好“义母”、讨好宗室、讨好君长的三好新王这儿,可不就让黔首吃亏,轮到永远可以吃苦的黔首不满。

所以才说昌平大长公主帮他拦了四次刺杀——因为被她故意放走的民间势力可不会对王座上的“人渣”手下留情。

从古至今,人民的怒火都是最可怕的。

封建主义的根基是愚民政策。

但也因为愚民政策,所以比正常社会更易造就赴死的蠢人。

抄家灭族

呵!

从秦朝建立到辛亥革命,反叛的号角都没停过。

即使是像刘瑞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每年都要平息不少地方不满。

大汉如此,南越这只有几郡的小池子就更不提了,基本是一点风就掀起波浪。

“还是要拦,但也得让新王有点危机感。”昌平大长公主对这个女婿十分满意,觉得他聪明又识趣,什么事都一点就通,比仗着一点小聪明就飞扬跋扈的蠢货来得更为讨喜:“囚兽之斗也该到尾声了。”

最新小说: 世界魔方 穿书成恋爱脑霸总后 救赎文HE后,带球追夫 满级大厨养狐日常[美食] 我老公好像有那个大病 天缘令之天青传说 涉江采芙蓉 灵偶 离婚后,热恋中!于他在婚综秘吻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