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1 / 1)

“先把人从牢里捞出来吧!”尉少都也不知当下如何是好,但他清楚自己不能放弃手中的唯一筹码,更不能在昌平大长公主那儿表现得太有攻击性:“咱们现在还不能与汉人闹翻。”

“为何?不是说好一起夺回越人的土地,把秦人汉人赶出咱们的……”

“南越里有十万秦人,二十万有秦人父母或大父母的越人。”尉少都打断他的发言并做了个自掐的手势:“难道将其全部掐死?那和屠越的赵佗又有什么区别?”

同样的对话也出现在被军官质问为何放过越人暴民的公主面前。

昌平大长公主倒是没有尉少都的喜剧天分,但她清楚对方不拿自己的性命乱开玩笑:“番禺城与附近的越人加起来有二十万众,其中光是禁军就有四千多人。”

“孤能镇压城里的叛乱一是因为南越的中尉效忠于咱,二是因为中尉下的校尉也想终结这场骚乱,所以才会跟上暴捶赵佗的子孙。”昌平大长公主很清楚她手里的汉军镇压番禺城的越人是没大问题的,但要是让番禺城外的越人得知汉军就是赵家第二,相信他们绝对会与城里的越人联手剿灭番禺的汉军,连与越人有点矛盾的秦人也会瞬间站到越人那边,与其构建新的认同。

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孤不想在番禹城的每夜都要睁眼睡觉。更不希望每夜都有随行的宫婢、工匠被人割喉的可怕传闻。”

军官也没胆子效仿史上的张翁去辱骂公主。

说句十分侮辱人的话,张翁也是见人下菜,觉得一个宗室罪女翻不起浪,要是让他对上正经的汉朝公主,或是像乌伤这样有权有势的翁主,别说是揪公主的头发辱骂对方,就是他反驳一句也憋不出话。

事实证明昌平大长公主的判断是十分正确的。不管这夜闹得多凶,撕得多狠,黔首都未迎来战火,甚至还能上街买菜。

“奇了怪了,不是说昨夜有人上街闹事吗?怎么今早……”八卦的黔首一边打量巡逻的汉军,一面在那儿交头接耳:“今早变得这么安静?”

“还能为啥?肯定是被镇压了。”另一黔首避开有着相同路线的越人士兵,狐疑道:“所以是北风赢了?还是南风胜了?”

毕竟是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黔首也不敢说得过于直白:“估计是谁都灭不了谁,所以拿先王的子孙出口恶气。”

“唉!反正最后都是咱这老实过活的黔首受罪。”

“知足吧!没有这茬,咱们还能进城说话。”

黔首们才不管宫里住着谁的子孙后代,反正只要不踩他们的生存红线,大家都难得糊涂。

…………

“殿下,尉少都把五公主一家送回来了。”因为双方都没有让黔首买单的愿望,所以那场晚间谈话后,尉少都按昌平大长公主的意愿放了挟持的女眷和五公主的外孙,作为后者释放他们同党的诚意。

到底是不讲客气的懂得训人,一夜后的赵家女眷恍若丢了一魂两魄,即使回到熟悉的家里也难褪去应激反应。

“找人看看,可别吓得不说话了。”昌平大长公主象征性地看了眼便召来梁奋,问起一件要命的事:“南海郡的使者里有多少是赵佗的死忠,以及你所掌握的禁军里有多少人是秦系军官?”

已经跳反的中尉孙都想了会儿道:“先王喜欢平衡之道,所以国内的秦系官与越人官基本对半,不过因为秦系多为武将之职,并且多在桂林郡内,所以番禺的官吏还是以越系为主,只有军队堪堪对半。”

末了,他还补充道:“比起提防番禺城里的瓯骆左将和俚越左将,您更应该提防桂林的大秦左将。”

南越的军队按兵种分步兵、舟兵、骑兵。

因为民族的特性使然,秦人一直把控南越的所有骑兵,步兵则是三分天下,而舟兵则在公元前就证明曹操的“北方不善水战之说”。

南越的军队绝对不弱,毕竟是让高祖文帝接连吃亏的南越一霸。然而此地绝就绝在百越的民族意识与汉人的民族意识几乎同步,甚至要稍早一些。其中的东瓯闽越与南越北部因为靠近中原国家而多少学了百家思想,所以在强化民族的认同感上慢于汉人,但也比草原各部快了许多。

瓦解一个有民族意识的部落联盟绝对难于未启此意的部落联盟。

赵佗在时还能压制各系不满,但赵佗一死,汉化的越人,留越的秦人,以及保存本土习俗的越人便把矛盾摆到桌面上。而赵佗留下的政策也让接手的汉人明白啥叫硬币的两面——因为赵家的努力耕耘与文化启蒙,无论是老一辈的越人还是新生的越人,亦或是秦军留下的汉化越人都承认两家是断了一代的表亲,往前数的最近祖宗都是受过周朝册封,有姻亲往来的诸侯。

问题在于东周的诸侯是啥样大家都心里有数。尤其是与百越有着最近关系的楚人可是一边唱着后世传颂的《越人歌》,一面和灭吴后的越国别头。

华夏的汉认同是基于秦这咸阳人都受不了的暴权,而越……

越它偏安一隅,没经历那胡亥的大缺大德啊!

一起反过暴秦的六国民众自然可以接受新的族群认识,但是到了越人这儿……

欸!

怎么说呢!比起感受胡亥那厮儿的大缺大德,越人对赵佗的大缺大德体验更深——毕竟前者翻不过那高山茂林,而后者是真的屠过越人黔首。

最新小说: 世界魔方 穿书成恋爱脑霸总后 救赎文HE后,带球追夫 满级大厨养狐日常[美食] 我老公好像有那个大病 天缘令之天青传说 涉江采芙蓉 灵偶 离婚后,热恋中!于他在婚综秘吻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