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临珩紧紧握着她的手,片刻都未曾分开。
二人随着主持,一阶阶踏上台阶。
进入宝殿。
看着满殿金碧辉煌的神佛像,再听着外面悠远古朴的钟鸣声,心底那种杂乱浮躁的心绪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掌按了下去。
只剩波澜不惊的平静。
一旁的寺人将香点燃,住持接过,分别递给虞听晚和谢临珩。
敬完香后,虞听晚最后看了眼满殿的神佛像,准备离开。
谢临珩忽然握住她的手。
制止了她的动作。
她看过来,同他对视。
听到他说:
“我求个平安符,晚晚,不要先走,等我一起。”
旁边的住持见状,立刻吩咐身侧的寺人,让他引着虞听晚去右侧的居士寮房歇息。
虞听晚离开后,主持引着谢临珩往左侧走,“殿下,求平安符在这边。”
来到后面寺楼,主持问谢临珩,“敢问殿下,为何人求平安符?”
谢临珩看着檀案上摆列的各种平安符,薄唇轻掀,平静地说出一句:
“共度一生之人。”
主持了然。
一刻钟后。
谢临珩拿着开过光的平安符离开佛殿,住持跟在其后。
待来到殿外,他喊住谢临珩。
“殿下。”
谢临珩停步。
看向身着袈裟的白胡住持。
两人相对而立,主持目光在谢临珩面容上划过,双手合十,轻道:
“殿下此生,命数贵重,生来便带帝王之相,但奈何,情路注定坎坷。”
谢临珩眸色微暗。
手中握着平安符的指节,微微收紧一刹。
他垂眼,声音平和。
“敢问大师,孤与她,能否共赴白头?”
住持往居士寮房的方向望了眼。
回眸,摇头低叹:“红尘姻缘,在天,亦在人。”
“有些事,殿下心中已有决断,不需老僧多言。”
谢临珩没说话。
主持又道:“殿下身负帝王命数,更系无数黎民百姓。”
“平战乱、拓盛世,安太平,护四方安宁,是殿下的一生的责任。”
“而情之一字,是命、更是注定的劫。”
“男女情爱,便似那掌中流沙,攥得越紧,流得越快。”
“殿下此生注定情路坎坷,可若是学会放手,或会有不一样的转圜余地。”
谢临珩低垂着眼。
并未多言。
只那握着平安符的手,不松反紧。
住持长叹一声,垂眼念了声法号。
恰在这时,墨九三步并两步踏上长阶。
手中拿着自皇城传来的密信。
“殿下——”
主持颔首,对谢临珩道:
“后院已经备好了斋饭和休憩之所,请殿下移步。”
说着,住持指了个寺人,引着他们过去。
待来到后院,引路的寺人很快离去。
墨九立刻将沈知樾送来的信呈给谢临珩。
他接过,拆信封时,垂目道:
“去看看,公主可否在寮房。”
墨九点头,“是。”
很快。
他去而复返,气息都乱了。
快步跑到谢临珩身旁,站都没站稳,便急忙道:
“殿下,公主不在寮房。”
谢临珩指骨陡然攥紧笔锋,顾不上还没回复完的书信,蓦地起身,眸色如冰,眼底浸着寒戾,手背青筋因用力鼓起。
冷厉声线如渊,字音在喉中挤出。
“找!”
墨九不敢停顿,立刻领命:“是!”
方才平和宁静的氛围瞬息被打破。
刚到祈福寺时,谢临珩带来的那五支暗卫便兵分两路。
其中三支层层守在祈福寺外面。
另外两支,则候在寺门前,随时等候差遣。
墨九将命令下达下去。
那两支候着的暗卫立刻在寮房周围找人。
居士寮房附近,空气紧绷得都快凝固。
而寮房后院南侧,与寺庙后山半腰接壤的荷花湖畔,却一片静谧。
虞听晚独自站在竹林小径的尽头,望着不远处那片开得正艳的荷花湖出神。
直到一刻钟后。
谢临珩的身影出现在侧后方。
看到她后,男人眼底的阴鸷与惶然被生生逼退。
他短暂停顿一瞬。
随之快步走过去,从身后紧紧拥住她。
漆黑瞳仁深处,漫上的紧张,半分未消。
他用力抱着她,胸膛中的跳动依旧混乱,鸦色眼睫垂落,眼底的晦暗被遮住,他靠着她身上的温度来填补方才胸腔中的惶恐与害怕。
声线漆暗,嗓音极低。
却罕见地掺着几分慌乱。
“再乱跑,孤寸步不离地守着你!”
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初见)
虞听晚扯了下唇角,眸色平淡。
“太子殿下急什么?”
“整个祈福寺外面,都是你的暗卫,我插翅都难飞,能跑哪儿去。”
谢临珩怎会不知。
但在听到她不见了的那一刻,他仍旧是前所未有的慌乱。
比之上一次,在汾邯湖上,她蓄谋逃离的那一次,慌乱更甚。
那种发自心底的慌张和惧意,他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