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尽皆入选,一同探索洛阳。
……
如此经历了一番筛选和厮杀之后,最终进入的参赛人选除了极少数外,人均武庙起步,或者至少是具有武庙战力,但因为种种原因落选武庙之人。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原本以为竞争最激烈的长安城,反倒是问津者寥寥。
究其原因,还是汉唐无比强盛,忙于拓土开边,大多数汉唐名将都就近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征战之地。
如唐高宗位面的苏定方选择了蒙古金山,大汉的兵仙韩信则选择了山东潍水,太尉周亚夫选择了稍微偏离一些的灞上白鹿原。
如此到了最后,报名竞争长安的居然只有定都于此的大秦天王苻坚一人。
众人:“……”
这就是天选之子吗,直接捡了一波惊天大漏?
季汉位面,刘阿斗急得不行。
他这边对成都蜀地自然是最熟稔的,不料东晋大司马桓温曾经灭过蜀,同样也报了名,此君是个大狠人,一路厮杀过去,直接把所有挑战者灭得精光。
本来依照桓温的军事能力,所长更多在于统帅而非单打独斗,尚不至于如此开大,竟有所向披靡之势。
谁料桓温的谋主郗超直接出了个神一般的主意,让桓温找武人斗文,找文人斗武,一时间坑了不少草莽出生的将才,就这样站到了最后。
季汉的大将军姜维还在从外赶回来的路上,刘阿斗等了好久,亲自出城迎接姜维,总算是把人给盼来了。
这时,阿斗看见有长安城的选项,赶紧给姜维报了名。
虽然姜维一生都没去过长安,但他和他的老师,梦里都是长安,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怎么能说对长安不熟悉呢?
天幕开始进行擂台播报:
【今日第一百四十四组,大秦天王苻坚vs大汉姜维】
观众们:“……”
这是什么,汉秦之争一触即发?
【作者有话说】
给我大秦天王 志同六合 雅量瑰姿 宣昭皇帝苻文玉上个分
今天看到某站有个大雪中拜访他坟墓的视频,荒木离离,深雪覆盖,无人问津,只说他是历史的失败者……当真是不胜唏嘘,唉。
请选择战况
a苻坚胜
b姜维胜
c两人联手搞点大事
姜维本次站上擂台, 就是冲着殴打苻坚来的。
没办法,他对苻坚的初始印象真的很不好,谁让苻坚给自己的知音、挚友、重臣、丞相, 兼生命中最重要之人王景略,封了“武侯”,甚至还称了一声“功盖诸葛“呢。
对于季汉人来说, 诸葛丞相就如同神明一般, 是永夜里的征战星火,是最明亮的信仰之光, 始终坚定不移地追随, 绝不容亵渎和置喙。
王猛哪怕叫个”小诸葛”都不会有问题,只能说明丞相在后世太受欢迎。
三国时期, 不也经常出现这种事情,谋臣们人均“子房之才”,凡论交情必要类比“吴札子产”,类似的夸奖赞誉跟不要钱似的往外批发。
然而,王猛这家伙偏偏是“功盖诸葛第一人”。
姜维心中早已充满了不悦, 他一个几百年后的后生晚辈, 他配吗,这不是纯纯的越级碰瓷?
刘阿斗亲自送姜维出征, 素来憨憨的小圆脸上也写满了杀气, 拍了拍姜维的肩说:“伯约,记得给苻坚点颜色看看!”
敢碰瓷他相父,不想活啦!
然而,等姜维站上了擂台, 见到苻坚本人, 忽而发现似乎有哪里不对。
天幕上, 每天都有海量观众铺天盖地地闲聊,淝水之战作为有史以来最热门的几场战役之一,自然是不时就被提起讨论。
众人赞美谢安围棋赌墅,看完战报淡然一笑,言称“小儿辈大破贼”的潇洒,歆羡谢玄芝兰玉树、冲锋陷阵的名将风范,惊叹桓伊梅花三弄吹笛、横刀立马拜上将军的文武双全。
当然,这一战还汇集了许多其他风云人物,譬如年轻时便投身北府、在淝水前线作战的宋祖陛下,与谢安素来不睦,但此时摒弃前嫌、力荐谢玄为帅的郗超等等。
但是,不管观众们更pick谁,苻坚一直都是作为本场戏的大反派被提起。
什么头脑发昏、好大喜功,什么拒绝谏言、一意孤行,什么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都快把人骂出花来了。
姜维看在眼里,将一笔笔账记在心中,这苻坚如此不堪,哪里比得上先主一毫一末,至于他所倚重的王猛,自然是更加不及丞相远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