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己手头还有事呢,一时半会儿可顾不上r国。
r国国内又先后发生了几次地震,虽然不是大地震,但还是造成了一些伤亡和损失,国民群情激愤。
如果是以前,不知道能够预测地震,或许国民心里不会怎么想,但现在明明就有办法让他们逃过灾难,政府却做不到,就是政府无能!
r国试图将仇恨引到华国头上,华国站出来说,不忍见r国国民的惨状,愿意适当地提供帮助,但r国却不敢答应了。
r国想要的是华国拿出技术,他们自己研究出地震预测装置,自己使用,而不是放华国人进入r国进行预测。
r国既担心华国趁机窃取国内的地理信息,又担心他们暗中动手脚。
要知道华国对外宣称“地震预测装置”的成功率仅达到80,也就是说不保证百分百准确,就这20的误差里就能做很多手脚。
比如,故意告诉他们错误的信息,让他们浪费人力物力,等真正发生时,却隐瞒消息,看着他们受灾。
r国自己是小人,由己及人,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华国,毕竟他们曾经可是侵略了华国啊!
r国政府的心思国民并不清楚,他们只知道华国都已经松口了,自己的政府却不答应,自然将怒火对准政府。
若仅仅是底层民众也就罢了,这次连上层氏族也有意见,r国政府不得不重视。
眼看华国拉拢了其他国家,唯独将他们排除在外,r国坐不住了。
r国的外交人员开始频繁地前往华国,提出其他选项,试图替换那个条件。
华国的态度很好,但就一点,必须答应第一个条件,才可以继续往下谈。
脸越来越黑的又多了一个国家。
华国议会厅,大门打开,r国使团黑着脸走出来。厅内,华国负责洽谈此事的代表团的同志们露出笑容。
外交部覃部长问:“今天是几号?”
旁边一个人回道:“三月二十号。”
“距离清明节还有半个月时间,同志们加把劲,争取在清明节前将这件事结束!”
家祭无忘告乃翁,将这些畜生绳之以法,今年清明也好向在战争中牺牲的先辈们,以及死在r国人手里的同胞们报告这个好消息。
代表团的同志们重重应下。
r国使团发现华国代表团越谈越有精神,用华国的一句话说,像打了鸡血一样。
r国使团本就处于下风,不敌他们的气势,面对这样的华国代表团,越发节节败退。
在清明节前几天,两国终于达成一致。
走出议会厅,r国使团如丧考妣,r国的外务大臣与覃部长握手,意味深长道:“覃部长真是一位优秀的外交人员。”
覃部长微微一笑:“过奖。”
谈判中,r国还想借口无法确定哪些人属于主要战犯,试图浑水摸鱼。结果,华国这边,唰唰唰,拿出一沓名单,不仅是人名,连证据都有。
让人根本无法抵赖。
这些名单和证据,其中就有当初r国细菌部队的主要人员的信息,说来也巧,有些详细的信息还是京城郊外一个研究中心偶然发现的。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那些畜生一个也别想逃。
r国使团脸上的笑容都挂不住了。
r国外务大臣道:“再见。”
态度很有礼貌,只是短短的两个字,怎么听怎么咬牙切齿。
r国一行离开,华国洽谈代表团里的年轻人“嗷”一嗓子欢呼起来,见部长没说什么,大家互相看看,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终于让他们付出代价了!
当年逃脱的战犯即将重新审判一事,一经公布,便轰动全国。
“真的吗?真的吗?听说那些战犯要重新审判?”
“肯定是真的,国家都宣布了,不可能有假!”
“真是太好了!”
战争胜利他们高兴,可制造一起起惨案的畜生无罪释放,还安然无恙地回家,他们无法接受。
想到那些死去的亲人、朋友、街坊、邻居,就恨不得喝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
心里恨啊!
“小三子,都有哪些战犯?”
小三子拿着报纸念:“有……在东北进行人体研究的主要人员,小田之助、田中一郎,河内……还有制造‘凉城惨案’的主犯、推行三光政策的r军司令官……还有还有……”
小三子每念一个名字,围观群众就叫一声好。
哈市,家家户户跟过年似的,街上还有人放炮,更多的人带上酒菜去给亲人上坟,当然少不了带一份报纸,烧给亲人,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南方谷县,自从听说这件事,一个阿婆便异常沉默,她一个人坐了很久,突然爬下床,翻箱倒柜地找东西。
家里人被她吵醒,她儿子问:“妈,大晚上您这是干什么?”
阿婆也不回答,闷头找,好一会儿,才从箱子底下翻出一个东西——一件用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旧衣服。
儿子儿媳都不明白:“妈,这是什么?”
阿婆将布打开,只见旧衣服破破烂烂,上面还带着血迹。
阿婆的手轻轻地摸了摸衣服:“这是我妈留下的。”
她老家就在凉城,当年,r国鬼子进城,见人就杀。他们一家人,她父母、叔婶、兄姐,十口人就活了她一个。
≈lt;a href=&ot;&ot; title=&ot;醉鱼仔&ot; tart=&ot;_bnk&ot;≈gt;醉鱼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