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立之初,因为飞机和伞具不足,这些战士们只能通过气球来进行跳伞训练,那真是冒着生命危险训练。
这两年要好一些了,伞具和飞机增加了,还有了他们自己的直升机团,不过还没有完全达到空降部队作战的标准。
一方面是因为飞机。他们现在配备的运输机主要是苏制的a-2,以及国产的y-5小型运输机,就是他们今天乘坐的这种。
这两种运输机的速度、运载能力、续航能力都还不能满足空降部队的需求。
另一方面则是装备原因。
他们现在的重火力全靠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等,像重炮、坦克、装甲车之类的根本没有,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也没有。
空降部队一般是完成机动作战任务的,好比降落到敌人的后方作战,可他们自己的火力不够,很容易成为敌方的靶子。
为了让空降兵落地后能够快速移动,他们曾经还试过空投摩托车。
“……可惜运载能力有限,没办法空投太多。”罗指导员的语气颇为遗憾。
孟秋听了他的话,在心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空军基地有机场,飞机直接落地在空军基地的停车坪上。基地研究所派了人来接。
基地研究所的袁主任亲自过来,他看着飞机上下来的人,一片军装中,唯二穿着不同的同志很显眼。
一眼就注意到了。
其中一个走在前面,另一个一手提着行李,另一只手放在身侧,眼神不时地扫过周围,很警惕。
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谁主谁次。
只是……这位就是他们一再邀请的孟秋同志?
袁主任看着走到自己面前的年轻同志,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来之前也没人告诉他,孟秋同志这么年轻啊?看着怎么感觉比他学生还小?
“是孟秋同志吗?”袁主任压下心里的惊讶,上前问道。
孟秋道:“是。您是?”
袁主任自我介绍道:“我是袁立群,基地研究所的。”
孟秋道:“袁同志你好。”
袁主任与她握手:“孟同志,感谢你的到来。”
“应该的……”
“那咱们就去研究所?”
“好。”
空军基地比在云川省的驻地还大,最大的就是他们现在所在的飞机场,一眼望过去,几乎看不到头。场上还停着几架飞机。
袁主任注意到孟秋的视线,便一边走,一边给她介绍。
基地研究所那边
袁主任的学生洪亮正在擦洗一张办公桌,先用湿毛巾,再用干毛巾,擦洗得干干净净。
小伙伴们看到他这么细致地收拾,不解:“这是干什么?咱们这儿来新人了?”新人也用不着他给收拾桌子吧?这么大面子?
洪亮将崭新的搪瓷杯放到桌上,摆好,故意卖关子道:“是来人了,不过不是新人,而是来支援的。”
“支援?”小伙伴们挠头。
洪亮将抹布放到一边,说:“提示一下,姓孟。”
姓孟?
小伙伴们绞尽脑汁,突然,其中一个灵光一闪:“不会是那个人要来了吧?”
“那个人是哪个人?”
“哎呀就是那个人啊!名字频繁出现在内部刊物上,这段时间刚发表了一篇长论文,讲一种新材料的!”
经过关键词提示,其他人纷纷想起来了。
“是她!她要来我们所了?”
“真的假的?”
大家对这位同志真是“爱”得深沉。
一方面对方那篇论文给了他们很多启发,困扰他们已久的问题似乎就要有解决办法了。大家自然高兴不已,对文章的作者,那还用说吗?这就是他们异父异母的亲人!
可另一方面,从老师那儿得知这只是人家申请硕士学位的论文,大家深受打击。
这个深度的文章申请硕士学位?这也太大材小用了吧?无形之中都拔高了硕士标准,他们以后的文章没达到这个水准,都不好意思申请了!
现在听说她要来,他们的心情真是相当复杂,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好奇居多。
毕竟“神交”已久,却一直没有见到人家的庐山真面目。
其他人就问洪亮:“是不是真的啊?”
洪亮公布答案:“没错,就是她!”
一群人顿时就来劲了。
于是乎,孟秋在袁主任的带领下,踏进研究所时,总感觉有人在看她。
她环视一周,又没见到人。
真奇怪。
孟秋收回视线,那种感觉又来了,她目不斜视地走了几步,猛地回头。
来不及躲藏的几人被她抓个正着,有尴尬笑笑的,有忙不迭往后藏的,还有捂脸的、咳嗽的,不一而足。
孟秋摸不着头脑。
袁主任看到他们,怒目而视,尤其是其中还有自己的学生。袁主任无形的眼刀“欻欻”飞过去。
一群小兔崽子,不争气,人家第一天来,就在人家面前丢脸!
小兔 崽子们接收到袁主任的眼神,四散而逃。
袁主任尴尬地笑笑,对孟秋道:“所里的年轻人——”
他本想说“年轻人不懂事,别跟他们计较”,一想到孟同志的年纪不比他们大,话都说不出口了,在心里又骂了一句“小兔崽子”。
≈lt;a href=&ot;&ot; title=&ot;醉鱼仔&ot; tart=&ot;_bnk&ot;≈gt;醉鱼仔